
1月7日之事
Tanpinsary一月七日 某 完成了第一次外出志愿观众参与节目录制 归校
节目本身没什么好说,只是,突然恍惚了一霎,我的青春是怎么样的,和他们的怎么比呢
昨天看到一句话:我们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于青春的感受。回想起来20年(又或者是21年),我在bigfun的群里感叹我所过的人生是多么的普通,我也希望拥有不那么普通的人生。当时得到的答案是极其范式的: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已经是许多人遥不可及的奢求了。然而,我现在再来回头看我的高中,即便是初中,又有多少回忆我想珍惜,我想揣在怀里,我想重回过去,我想,我想。
确实啊,我能感受到我的青春的时候,我的青春已经死了
彻底的
过去的子弹已经发射,在这个晚上正中眉心
我的初中与高中也真干了不少值得现在的我羡慕的事情,这些事情,哪一件对现在的我而言都是足够青春的。虽然显著的不是那种足够经典的,但也符合我自己的想象。然而,我总是选择放弃,总是试图放下其他的东西去追求所谓学生阶段的真正的正确。然而12年下来我没有得到我奢求的,没有得到我认为的所应得的,虽然不至于痛苦,但是我都放弃了那么多我所热爱的事情,却没有在当今的评判体系下,在优绩主义的评判下成果。按理说 我应该走的是正确的……吧?可惜选择和结果从来都不是一个线性映射,得之不如意也太正常不过了吧
于是,我在沙河地铁站下了地铁,用仅有的5%手机电量,播放着《Oblivious》
在黑夜中走着,试图跟唱,结果除了前奏和间奏一小段的和声能用歪歪扭扭的音调模仿,其余的词唱不出来
唯一一句能唱对的是——
We go further in the destiny
大概走进校园了,我更加恍惚来到北邮的感觉,仿佛我根本没有来过这里。随后记忆突然涌出,我的第一学期已经结束了
我没法评判这半年,正如我的高中,我的初中没法评判当时的自己
我只是刚刚射出了属于大学的子弹,等着某一天再次被击中眉心。不同的是,我开始期待了,不,不如说是我相信会有被击中的那一天。那一天我会理解相比今天更多的东西,那个时候我估计会真正的成长一次
可是我真的遗憾啊,我的青春真的走了。我能感受到他的时候已经离他而去了
这真的
多么可悲啊
可悲也罢了吧,遗憾也罢了吧,这是独属于我的一点小小思考,一点小小私心。其实我也做了一点点对于优绩主义的思考,但是行文至此已经没有继续写下去的必要了。这篇文章会是我建立博客的初心,一点私心。其实也是我主动射向未来的子弹。不同于过去我未曾察觉的射出,我试图主动射出,做一点点小小的努力。博客的名字早就想好了,就叫arctanp——耍一点点的小心思,我既然叫tanp,那么arctanp大概算是自己的反函数,不过我不想写下自己的反面,反而是写下自己的一点小小想法,做一个小小的解剖,留作饭后茶余——饭后茶余我肯定不会主动看这个——留作有感之时的小小记录,试图把握住小小的尾巴
我还是空虚的啊,或许有一点点的虚伪
但是,我举起手枪,向着未来
开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