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性代数复习提纲

2025.10.20 有小登在群里问线性代数,由于有点忘了于是回来翻博客,意外发现我草之前不小心删掉了,找了半天没找到,只能从 github commit history 里面找到渲染完的 html 然后用 copilot 修复了一下。哎凑活看吧。

线性代数复习提纲

一、行列式

1. 行列式的计算

  • 行列式展开定理
  • 逆序数

2. 行列式的性质

不变性

  • 转置:将第 ii 行转变为第 ii
  • 倍加:某行(列)加上另一行(列)的 kk

改变性质

  • 倍乘:从一行(列)中提取公因子
  • 交换:交换两行(列),注意变号
  • 拆分:对于某一行(列)拆成两个行列式的和

归零性质

  • 有零行(列)
  • 有成比例的行(列)

3. A0|A| \neq 0 意味着什么

  • 矩阵r(A)=nr(A) = n,矩阵可逆
  • 方程组:有唯一解
  • 向量组:线性无关
  •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:不含 00 特征值

4. 特殊类型的行列式(计算)

行(列)和相等

加到同一行,提取因子,用该行(列)将其化为主对角型行列式

爪形行列式

用中间的爪子依次倍加,直到化为主对角型行列式

5. 范德蒙德行列式

1x1x12x1n11x2x22x2n11xnxn2xnn1=1i<jn(xjxi)\begin{vmatrix} 1 & x_1 & x_1^2 & \cdots & x_1^{n-1} \\ 1 & x_2 & x_2^2 & \cdots & x_2^{n-1} \\ \vdots & \vdots & \vdots & \ddots & \vdots \\ 1 & x_n & x_n^2 & \cdots & x_n^{n-1} \end{vmatrix} = \prod_{1 \leq i < j \leq n} (x_j - x_i)

6. 分块矩阵的行列式

AOOB=ABOABO=(1)mnAB\begin{vmatrix} A & O \\ O & B \end{vmatrix} = |A||B| \qquad \begin{vmatrix} O & A \\ B & O \end{vmatrix} = (-1)^{mn}|A||B|

7. 拉普拉斯公式

分块矩阵的展开定理,按某一块行(列)展开

8. 行列式展开定理

D=j=1naijCijCij=(1)i+jMijD = \sum_{j=1}^{n} a_{ij} C_{ij} \quad C_{ij} = (-1)^{i+j} M_{ij}

其中 MijM_{ij} 是元素 aija_{ij} 的余子式,CijC_{ij} 是元素 aija_{ij} 的代数余子式

二、矩阵

1. 矩阵的运算

  • 对加法和数乘满足线性性质
  • 矩阵的乘法:注意内标相同,对左侧行向量和右侧列向量进行求内积的操作

2. 逆矩阵

存在逆矩阵的条件A0|A| \neq 0

定义:某个矩阵 ×\times 逆矩阵 =E= E

伴随矩阵

对于任意的 n×nn \times n 矩阵 AA,其伴随矩阵 AA^* 定义为:

A=C其中 C 是矩阵 A 的代数余子式矩阵A^* = C^\top \quad \text{其中 } C \text{ 是矩阵 } A \text{ 的代数余子式矩阵}

逆矩阵的计算方法

A=AA1A^* = |A|A^{-1} (A,E)(E,A1)(A,E) \rightarrow (E,A^{-1})(初等行变换法)

3. 矩阵的幂

相似对角化

设 AΛ, 则 An=P1ΛnP\text{设 } A \sim \Lambda, \text{ 则 } A^n = P^{-1} \Lambda^n P

4. 矩阵的秩

初等行变换

  • 将某一行的 kk 倍加到另一行
  • 将某一行变为原来的 kk
  • 交换两行

秩的性质

  • 行最简型矩阵中非零行行数
  • 有效方程个数
  • 非零子式的最高阶数
  • 独立向量个数

秩公式

r(A)=r(A)=r(AA)=r(AA)r(A) = r(A^\top) = r(AA^\top) = r(A^\top A)

秩不等式

r(AB){r(A)r(B){r(A,B)r(AB)r(A)+r(B)r(AB) \leq \begin{cases} r(A) \\ r(B) \end{cases} \leq \begin{cases} r(A,B) \\ r\left(\begin{smallmatrix} A \\ B \end{smallmatrix}\right) \end{cases} \leq r(A) + r(B) r(AB)r(A)+r(B)nr(AB) \geq r(A) + r(B) - n

相似等秩

ABr(A)=r(B)A \sim B \Rightarrow r(A) = r(B)

可逆变换不改变秩

若 P,Q 可逆,则 r(PAQ)=r(A)\text{若 } P, Q \text{ 可逆,则 } r(PAQ) = r(A)

矩阵相乘等于零

Am×nBn×l=Or(A)+r(B)nA_{m \times n} B_{n \times l} = O \Rightarrow r(A) + r(B) \leq n

伴随矩阵的秩

r(A)={n,r(A)=n1,r(A)=n10,r(A)<n1r(A^*) = \begin{cases} n, & r(A) = n \\ 1, & r(A) = n-1 \\ 0, & r(A) < n-1 \end{cases}

三、向量组

1. 具体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

  • 相关r(a1,a2,,am)<mr(a_1, a_2, \ldots, a_m) < m
  • 无关r(a1,a2,,am)=mr(a_1, a_2, \ldots, a_m) = m

2. 抽象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

  • 相关:存在不全为零的 k1,k2,,kmk_1, k_2, \ldots, k_m 使 k1a1+k2a2++kmam=0k_1 a_1 + k_2 a_2 + \cdots + k_m a_m = 0
  • 无关:仅当 k1=k2==km=0k_1 = k_2 = \cdots = k_m = 0 时成立

3. 极大线性无关组与线性表出

将向量组写成列向量进行初等行变换,行最简型中主元列构成极大无关组

四、方程组

非齐次方程组解的情况

  • 唯一解r(A)=r(A,b)=nr(A) = r(A,b) = n
  • 无穷多解r(A)=r(A,b)<nr(A) = r(A,b) < n
  • 无解r(A)<r(A,b)r(A) < r(A,b)

齐次方程组解的情况

  • 零解r(A)=nr(A) = n
  • 无穷多解r(A)<nr(A) < n,基础解系个数为 nr(A)n - r(A)

五、相似

1.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

特征方程

det(AλE)=0\det(A - \lambda E) = 0

特征值的性质

  • 特征值对应矩阵变换 AA,特征向量不变方向
  • 矩阵 kAkA 的特征值为 kλk\lambda,特征向量不变
  • 矩阵 AmA^m 的特征值为 λm\lambda^m,特征向量不变
  • 矩阵 A1A^{-1} 的特征值为 1λ\frac{1}{\lambda},特征向量不变

特征值的数量性质

  • 所有特征值之和等于矩阵的迹:λi=tr(A)\sum \lambda_i = \text{tr}(A)
  • 所有特征值的乘积等于行列式:λi=A\prod \lambda_i = |A|

2. 相似对角化

条件:充要条件是存在 n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,矩阵可对角化

可对角化的充分条件

  • 实对称矩阵必可对角化
  • 秩为 nn 的矩阵
  • 特征值互异的矩阵

正交对角化

对于实对称矩阵,存在正交矩阵 QQ 使得 QTAQ=ΛQ^T A Q = \Lambda,其中 Λ\Lambda 是对角矩阵

六、二次型

1. 二次型的定义与矩阵表示

二次型是关于多个变量的二次齐次多项式,可以表示为矩阵形式:

f(x1,x2,,xn)=xTAxf(x_1, x_2, \ldots, x_n) = x^T A x

其中 x=(x1,x2,,xn)Tx = (x_1, x_2, \ldots, x_n)^TAA 是对称矩阵

2. 二次型的标准化方法

配方法:逐步配方,最后化为标准型 f=d1y12+d2y22++dnyn2f = d_1 y_1^2 + d_2 y_2^2 + \cdots + d_n y_n^2

正交变换法:通过正交变换 x=Pyx = Py 将二次型化为标准型

f=λ1y12+λ2y22++λnyn2f = \lambda_1 y_1^2 + \lambda_2 y_2^2 + \cdots + \lambda_n y_n^2

其中 λi\lambda_i 是对称矩阵 AA 的特征值,PP 的列向量是对应的正交特征向量

3. 惯性定理

二次型通过不同的可逆变换化为的标准型中,正项的个数(正惯性指数)和负项的个数(负惯性指数)保持不变,与所用变换无关

记号:设正惯性指数为 pp,负惯性指数为 qq,则 p+qnp + q \leq n

4. 规范型

任何二次型都可以化为规范型:

f=z12++zp2zp+12zp+q2f = z_1^2 + \cdots + z_p^2 - z_{p+1}^2 - \cdots - z_{p+q}^2

其中 pp 是正惯性指数,qq 是负惯性指数

5. 正定二次型的判定

定义:若对所有 x0x \neq 0,都有 f(x)>0f(x) > 0,则二次型为正定

判定条件(等价)

  • 所有顺序主子式均为正
  • 矩阵 AA 的所有特征值都为正
  • 矩阵 AA 可表示为 A=BTBA = B^T B,其中 BB 为满秩矩阵(Cholesky 分解)
  • 规范型中不含负项

七、空间解析几何

1. 空间直线的方程

点向式

过点 P0(x0,y0,z0)P_0(x_0, y_0, z_0),方向向量为 d=(l,m,n)\vec{d} = (l, m, n) 的直线方程:

xx0l=yy0m=zz0n\frac{x - x_0}{l} = \frac{y - y_0}{m} = \frac{z - z_0}{n}

参数式

{x=x0+lty=y0+mtz=z0+nt\begin{cases} x = x_0 + lt \\ y = y_0 + mt \\ z = z_0 + nt \end{cases}

2. 空间平面的方程

点法式

过点 P0(x0,y0,z0)P_0(x_0, y_0, z_0),法向量为 n=(A,B,C)\vec{n} = (A, B, C) 的平面方程:

A(xx0)+B(yy0)+C(zz0)=0A(x - x_0) + B(y - y_0) + C(z - z_0) = 0

一般式

Ax+By+Cz+D=0Ax + By + Cz + D = 0

3. 二次曲面

常见二次曲面的分类

  • 椭球面x2a2+y2b2+z2c2=1\frac{x^2}{a^2} + \frac{y^2}{b^2} + \frac{z^2}{c^2} = 1

  • 旋转面:曲线绕坐标轴旋转形成的曲面

  • 柱面:母线平行于某方向,准线为给定曲线的曲面

  • 锥面:过定点(顶点)的所有直线形成的曲面

参数消去法

设参数方程,消去参数得到笛卡尔方程进行分析